top of page

引導學生關注農廢再利用 - 陳維新老師

已更新:2020年8月20日

成大航太系教授陳維新是國際上生質能源「培燒(Torrefaction)」研究先行學者,更連續4年被科睿唯安(Clarivate Analytics)選為高被引學者。在全球競爭的研究領域之外,陳維新教授亦相當重視社會責任與教學內容。以下將由陳維新老師説明自己參與成大USR計畫的動機,以及對相關課程的規畫想法。


陳維新特聘教授

參與USR計畫的動機

為降低學術與產業間之技術落差,積極推廣和參與相關社會實踐計畫是身為教育人員的責任和使命,期望實驗室所發展的技術可以落實到工業、農業等不同產業,貢獻所學,造福社會。 「能源」是實驗室主要的發展領域,其中,生質能源更是近年發展的重點項目。生質能源所使用的原料均以農業廢棄物為主,期望落實農業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的理想目標,建構因地制宜之循環經濟,此想法正好與農綠共生USR計畫所關心之農業廢棄物問題鏈結。我們希望藉參與計畫,發揮專長,協助農牧產業解決廢棄物問題。


課程規畫

課程名稱:節能技術

開課單位: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大學部 

授課老師:陳維新等 上課時間:每週三 2 - 4

人才培育是身為教育者非常重視的部分,因此我們將系上部分課程加入農綠共生USR計畫,進行相關討論。目前所規劃的課程有二門,第一門是這學期的節能技術,另一門是下學期的生質能源。


這兩門課程主要是希望培養學生在永續環境與社會關懷方面的素養。以生質能源這門課為例,課程內容將包含原料特性、分析方式、轉化技術與燃料特性。其中,原料來源除了會影響燃料品質的優劣外,更是決定整體產業經濟效益與規模的關鍵因子。若能有效利用農業廢棄物,將其轉化升級至生質能源可使用之原料,可大幅降低在循環經濟論點上的矛盾。我們希望藉由引導式的課程教學,帶領學生關注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的議題。


在課程設計上,為鏈結產學研的人才,將邀請USR團隊已長期深耕之農牧產業講師至課堂分享,除讓學生了解目前產業是如何針對問題來解決問題外、更讓研究人員瞭解產業間的技術落差,希望藉由這樣的合作方式,找出能在社會和產業可被真正應用的機會。


想向學生説的話

推廣農業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的觀念是個挑戰,發展以農民為主體的共學與共好社群更是本計畫的一貫策略,積極重建農牧關係,有效改善農牧環境,落實農業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的目標才有機會實現。堅持理想,不輕言放棄,農牧共好與農綠共生將會是社會所需要也是必須進行的方向。目前所規劃的兩堂課,不僅是校內老師課堂講授,更邀請的具豐富廢棄物再利用經驗的業師分享所學,讓學生認識目前產業結構與現況,進一步跟業師產生想法連結。另外我們也將結合大學社會責任來規劃相關專題,我非常鼓勵、也歡迎學生一起來上課。


コメント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