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民共學新篇章─ 芭樂農民分享會
- 成大人社團隊
- 2020年7月1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0年8月12日
109年6月30日,對農民共學社群的夥伴來說,是個特別的日子。
那是夏至不久後的某一天,正值滂沱梅雨季,大雨下了又停,接著出大太陽,然後再度大雨,又再度雨停,總共下了不下十次大雨。在高雄大社的芭樂園一隅,有一群人聚集在帳棚下圍繞著芭樂樹,時而聚精會神,時而七嘴八舌討論。這是成大USR團隊第一次舉辦特定作物為主題的農民共學活動,並且想盡辦法克服萬難在果園裡舉辦的─芭樂農民分享會。
在果園中舉辦的目的,是希望相對平時在LINE社群上的知識交流,農民朋友們能夠更進一步探討實務操作上的技術問題,例如:使用光合菌後進階的整枝修剪、肥培管理議題,能夠在活生生的芭樂植株旁討論,是再好不過的了。一開始要談這些固然有些生疏,在王茂松教練的帶動下,以及隨著疏枝疏果、套袋等示範,氣氛慢慢熱絡了起來。甚至還要分成好幾個梯次,才能夠滿足到所有人都能參與到示範及討論。

在活動進行的同時,成大USR團隊的工作人員忙著把農民從各地帶來芭樂清洗、分切、擺盤,並註明每一盤芭樂的種植者姓名、品種以及產地。讓大家中午除了吃便當,更能夠品嘗到活動的主角芭樂,在比較不同品種、栽培方式的風味之時,亦達到食農教育的效果。其中令大家印象深刻的,是一位綽號小包子的農民,因為特殊地理環境及經驗不足的關係,他的芭樂已經種了5年都沒有收成,在參與共學社群後,受到前輩們的熱心指導及勉勵,終於在今年有了收成,特地在活動中與大家分享成果,雖然果實外觀尚有很大進步空間,風味倒是相當不錯呢!

為了使農民更進階的芭樂栽培問題能獲得解答,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研究芭樂20年的專家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的謝鴻業老師,為農民朋友加強芭樂的專業知識。謝老師非常深入淺出的從芭樂的市場價格、品種特性,談到田間常見的問題,儼然是一本活著的芭樂教科書,現場完全無冷場,坐在後面的同學為了看得更清楚簡報,紛紛站起來聚精會神地聽講。謝老師也在現場拿起剪刀和刀片,親自示範如何嫁接芭樂枝條,並耐心回答同學們的問題。
活動結束,天空再度放晴。回到家中,看到原本多數素未謀面的網友,在LINE群上的談話似乎多了幾分熟識和親切,聊著活動的收穫,聊著芭樂的種種。不禁令人期待,未來的農民共學社群活動還可以如何更進步,舉辦得更有趣,值得成大USR團隊持續挑戰。
Comentarios